今天
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
▽
温度更低了,
风也更大了
冬天真的来了!!
坏消息是
接下来还会降温!
接下来的一周
冷空气
就像打了鸡血一样
卯足劲儿“发货”
而且强度越来越强
降温的幅度也会越来越大
南方这回真的要冷了!
12月冷空气依然活动频繁
预计12月1-2日、4-6日
分别有较强冷空气
自北向南影响我国!
冷空气过后
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
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2~3℃
重点!!!
这种偏低状态
会维持至少一周的时间
福建的天气将会如何?
据福建气象预报
受强冷空气影响
今早
最低气温刷新下半年来新低
南平大部、三明大部、宁德西部和
龙岩西北部城区可达0~4℃
中南部沿海城区8~11℃
其余地区城区4~8℃
由于此次冷空气势力
较强3~4日北部地区将出现初霜
那福州天气又如何呢?
根据目前气象预报
3日福州市区
再降温3℃
最高温仅16℃!
然而,今天不是本周最冷的
直接看图
↓↓
这波降温真的很认真
周五(6日)
最高温仅11℃!
19℃
↓
11℃
自行感受下
除了降温
就目前气象预报来看
5日~6日
福州市区还将有降雨
降温+降雨
是不是感觉
今天也是个好日子?!
你屯货已久的
棉服、羽绒服、加绒毛衣/裤子
......
真的可以拿出来了
这些疾病要注意防范!
↓↓↓
天气日渐寒冷、昼夜温差大
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传染病
特别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和扩散
经综合分析研判
福州历年传染病疫情数据、
国内外疫情动态和气象水文资料,
福州疾控提醒:
▼
十二月份应关注以下传染病
▼
流行性感冒
诺如病毒感染
水痘
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感冒
根据往年疫情
预测福州的12月至次年的1月
将是流感高发季
发病人数将增多
流感正当时,防控要及时
1、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,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、传播迅速,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,12月至次年的1月,正是流感高发季。
2、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,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、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。
根据今年福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及疫情标本采样结果分析,流行株主要为H3N2亚型,H1N1亚型、乙型流感病毒所占比例较小。
3、同一个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,也就是说,同一个人,一年中可多次感染流感。
4、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,流感起病急,全身症状较重,突然畏寒、发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鼻塞,虽然大多数为自限性,但部分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,少数因并发症死亡。
预防措施
01
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。今年有两种类型的流感疫苗:三价疫苗和四价疫苗。三价疫苗含有3种抗原,可以预防A型中的H1N1、H3N2和BV型三种流感病毒感染;四价疫苗含有4种抗原,除了前面3种流感病毒,还可以预防BY型流感病毒。两种疫苗同样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。
02
流感流行季一般是从10月至次年的3月,12月至次年的1月达到高峰,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需要2周的时间,所以现在也是流感接种时间。
03
避免接触流感患者,流感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,家里有人感染了流感,建议尽可能隔离,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,减少疾病传播。
04
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。
05
勤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诺如病毒感染
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。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能力,易在学校、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暴发疫情。
1、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,常常因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、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而传播感染,引起暴发疫情。
2、感染诺如病毒后,通常48h内可出现腹泻和呕吐等胃肠炎症状,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,成人患者则腹泻居多。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,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,但是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,需注意预防脱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。
3、诺如病毒感染没有疫苗可以预防,亦无特效药。
预防措施
01
注意个人卫生、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。
02
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减少到校外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餐馆;吃瓜果前,一定要洗净、去皮;贝类海水产品一定煮熟煮透。
03
避免接触患者,如出现呕吐、腹泻症状,建议不要坚持上课或上班。等症状消失3天后,才可上学。食品从业人员,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注意身体健康状况,以免传播更多的人。
04
学校老师应学习掌握正确清除消毒处理患者呕吐物、排泄物的方法,以免因处置不当,引起病毒飞扬,更多同学受到感染。
水 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、水疱、结痂为特征。
1、冬春季高发,该病传染性极强,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%发病,俗称“见面传”。在幼儿园、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聚集性疫情。注意避免接触患者。
2、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。水痘病人从发病前1-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。传染期长,应注意早期识别患者,隔离患者。
3、水痘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,亦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而传播。
4、虽然成年人患水痘少见,但成人感染水痘后表现更为严重,皮疹多而密集,可有高热,瘙痒明显,易出现大疱、血疱及继发细菌感染。孕妇感染水痘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、死亡或新生儿水痘,病情较严重。
预防措施
01
接种水痘疫苗。虽然接种疫苗后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杜绝感染水痘,但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后,保护效果能达到95%以上。
02
注意隔离患者,患儿应早期隔离,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,直至全部皮疹结痂为主,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。
03
保持充足的睡眠,多吃蔬菜水果,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。
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全年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为主。
1、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,约2周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,此时具有高度传染性。患者主要为学龄儿童,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。
2、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。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一般在2-3周内发病。
3、感染腮腺炎病毒后,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,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,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向下向后弥散性肿胀,并有压痛,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,疼痛加重。
4、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,但是可能一起出现的并发症不能大意,可并发睾丸炎、病毒性肺炎、卵巢炎、心肌炎等。
预防措施
01
目前,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。
02
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,保持双手清洁,经常洗手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03
早期发现患者,早期进行隔离,隔离期应从起病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,约3周左右。
流行性感冒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因其传播方式多样,传染性强,托幼机构及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,同学之间相互玩耍、密切接触机会大,加上儿童抵抗力较弱,特别容易在校园发生传染病疫情。
学校日常应做好晨午检,早期发现患者,及时隔离患者。保持良好校园卫生,教室内空气流通。发现疫情,及时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及教育部门。